校友简介:
唐震龙,男,中共党员,2019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。2019年7月毕业后毅然选择奔赴新疆和田基层一线,现于和田地区皮山县委办公室工作。
汪媛媛,女,中共党员,2019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,唐震龙大学同班同学。2019年考入安徽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攻读硕士,2022年毕业入职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软件开发部门,2023年放弃高薪工作,追随爱人脚步前往新疆,现任和田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。
这对合师校友夫妇,用青春诠释担当,以行动践行誓言,在祖国西部边陲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奉献之歌。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在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教育事业中深耕不辍,用赤诚之心浇筑边疆建设的基石,以“爱满天下,知行合一”的校训精神照亮前行之路。
扎根边疆,践行使命担当
西行抉择,源于信仰的召唤:2019年盛夏,合肥师范学院的毕业典礼上,当多数同学奔向长三角都市圈时,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唐震龙在就业协议书上郑重写下“新疆和田”。这个决定,萌芽于大学时观看的援疆纪录片,成型于党组织生活会上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的誓言。作为班长,他送别所有室友后最后离开校园,带着母校“爱满天下,知行合一”的校训,踏上西行列车。
“高等教育的目的,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,而是为了改变家乡的困顿。”唐震龙始终铭记母校老师的教导,将新疆视为践行初心的“第二故乡”。初到和田,少雨多风沙的环境让他水土不服,工作中的困难也曾让他迷茫,但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的信念与老师“不怕吃苦,敢为人先”的寄语,支撑着他选择坚持。
基层深耕,脱贫攻坚中的青春力量: 在皮山县木奎拉乡工作期间,唐震龙深入脱贫攻坚一线,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。他走遍乡里的田间地头,挨家挨户了解民情,帮助村民寻找致富门路。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,他积极参与防沙治沙工程,在荒漠中栽种梭梭树,用双手筑起绿色屏障。
疫情防控期间,他冲锋在前,日夜坚守防疫卡点,为村民配送生活物资,确保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两不误。他用实际行动证明,合师学子不仅能在课堂求知,更能在祖国边疆扛起责任。
教育扶贫,点亮孩子心中的光: 一次偶然的经历,让唐震龙深刻认识到教育扶贫的重要性。在和当地一个孩子聊天的过程中,孩子眼中对外部世界的憧憬,让他下定决心要通过教育改变当地的面貌。他开始关注当地教育资源的匮乏问题,积极协调资源,为乡村学校争取图书和教学设备,让更多孩子看到山外的世界。

唐震龙写下对母校祝福:祝合师七秩芳华,桃李天下
伉俪同心,共筑边疆梦想
视频连线,改变人生的抉择:2023年春,一条视频通话改变了汪媛媛的人生轨迹。屏幕那端,唐震龙分享着基层工作的点滴,鼓励她“不要怕苦,好好工作”。看着恋人眼中对边疆事业的热忱,想起大学时“不抛弃不放弃”的誓言与入党时的庄严承诺,汪媛媛轻轻问道:“如果我也去新疆,我们能一起建设边疆吗?” 三个月后,这位放弃年薪18万的合师姑娘,拖着行李箱出现在和田机场。2024年初,两人在边疆喜结连理,将爱情与事业扎根于这片热土。“母校教会我们‘知行合一’,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,就是对校训最好的践行。”汪媛媛说。
三尺讲台,传递知识与希望: 来到和田学院后,汪媛媛将合师“爱满天下”的育人理念融入教学实践。她针对当地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,精心设计教案,将电子信息专业知识与边疆发展需求相结合,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。课余时间,她主动为少数民族学生补习,组织编程竞赛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“看到学生们从对计算机懵懂无知到能完成项目,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。”汪媛媛带领学生参与和田当地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项目,让知识转化为推动边疆发展的动力。

汪媛媛为学生预备党员佩戴党徽
携手同行,用爱浇灌边疆之花:工作中,唐震龙与汪媛媛相互支持,彼此成就。唐震龙在基层走访时,会留意收集教育、科技方面的需求,为汪媛媛的教学和科研提供现实素材;汪媛媛则利用专业所长,帮助唐震龙优化工作办公系统,提高工作效率。
感念合师,共庆七十华诞
母校培育,镌刻于心的精神烙印:“在合师的四年,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。”唐震龙回忆起大学时光,辅导员的关怀指导、专业课老师的严谨治学,都让他受益终身。作为班长,他组织班级开展“知行合一”实践活动,带领同学走进社区服务,这些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了责任与担当。 汪媛媛则难忘图书馆的书香、教学楼的灯火,以及参加学科竞赛时团队协作的时光。“母校‘爱满天下’的校训,教会我们用仁爱之心对待他人,用知行合一的行动实现价值。”夫妻俩始终以母校为荣,将合师精神带到边疆,融入工作。
感恩回馈,反哺母校的赤子之心:毕业后,唐震龙和汪媛媛多次作为优秀毕业生党员代表给学弟学妹录制“党员寄语”,为学弟学妹分享边疆工作经验,解答职业选择困惑。2021年,唐震龙向母校学弟学妹写下““合师您好,我在新疆向您汇报”——新疆专招公务员、我院毕业生唐震龙致母校的一封信”,写下“祝我的合师和大家都好!”。
在母校70周年校庆之际,唐震龙与汪媛媛特意送来祝福,“感谢合师的培养,让我们有勇气选择扎根边疆;感谢恩师的教导,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。”他们分享了援疆故事,号召学弟学妹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”。
华诞祝福,愿母校再创辉煌: “七十年风雨兼程,七十年桃李芬芳。”唐震龙与汪媛媛在给母校的信中写道,“值此70周年校庆之际,我们在新疆和田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!愿合师秉承‘爱满天下,知行合一’的校训,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;愿恩师们身体健康,工作顺利;愿学弟学妹们胸怀天下,勇毅前行!我们将继续在边疆岗位上奋斗,为母校争光,为祖国添彩!”
坚韧成长,胡杨精神照边疆
唐震龙与汪媛媛,这对合师校友夫妇,如同一对坚韧的胡杨,在新疆和田的土地上深深扎根。他们用六年的坚守证明,青年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人的成长,更在于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。
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,从疫情防控到教育帮扶,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合师学子的责任与担当,用爱与奉献浇灌着边疆的希望之花。 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,在祖国的西部边陲,他们以青春为笔,以汗水为墨,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篇章。正如唐震龙所说:“建设边疆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。”
这对合师学子夫妇的故事,是学校70年育人成果的生动缩影,更是新时代青年报效祖国的精神丰碑。愿他们在边疆的土地上继续绽放光彩,愿合肥师范学院在新的征程中再创辉煌!(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学院 张静斐/唐震龙)